使用老藥後,為何不想進食,不覺得餓? 宇宙是一個大氣海,道家修煉所謂煉精化炁、煉炁化神、煉神還虛、煉虛合道。這些是精氣神提升轉化的次第。人體小宇宙的氣海就是丹田。透過呼吸開闔之間,吐故納新,以正代邪,身心漸漸相融。 以丹道來說,透過丹田呼吸,可吸收到空氣中的微量元素,這些高能量的元素,即可部分替代食物的營養成分。一些功夫較深的修道者,心清淨,五欲六塵和他不相干,這種狀態下,內耗自然少,飲食需求也就不多。 以動物為例,烏龜自古以來被視為長壽的象徵,他們吃得少卻可長壽,一來動作慢、二來本性安靜,這是消耗自然少的原因。再加上前胸的龜板伏地,可以極大值的吸收地氣,這些因緣成就了烏龜,可少食,能量卻非常充足。行住坐臥皆是功,其中「龜息」就是透過觀察烏龜得到的呼吸靈感。 五代時期也有得道先翁陳搏老祖,又叫白雲先生,後世尊稱希夷先生,希夷乃依據老子第十四章「視之不見名為夷,聽之不聞名為希。」而來。表敬仰其修行之高。希夷先生精通周易之理,相傳也是紫微斗數的祖師,最為後世津津樂道的是,他潛心修煉,透過「臥功」得道,當身心進入深沈的全呼吸狀態,自然能辟谷不食。希夷先生最終享高壽118歲仙逝於華山。道在一呼一吸之間。呼吸乃生之本源,好好呼吸是生命之活水源頭,是生之奧義! 回到當今世界,食物大量生產不虞匱乏,許多人大飽口腹之慾,反而造成身體許多的負擔。之後,又因肥胖、三高等問題,走入長時減肥的辛苦循環中。事實上肥胖的重點不在於吃得多或少,而是身體的吸收和代謝是否良好。 古語有云:「 氣飽不思食。精滿不思淫。」當身體能量充足,自然不需要多吃,也不容易餓。重點還是在於有没有得炁! 丹田是鼎爐是君火。兩腎是是臣是灶火。君臣一心,生命之火更加旺盛。之後,氣海的能量就似河車順著脊椎運行,周遍全身。這就是為何文中,常常提及的核心保養(丹田、兩腎、脊椎),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! 總之,跟著太陽的腳步生活,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、少欲知足、飲食均衡有節⋯身體自然會充滿活力、健康的回饋您! 感恩💛平安🍎


